体育测试已成为39所强基计划中的必考项目,体育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比越来越大,很多人认为体育纳入高考已是必然趋势。体育纳入高考有什么利弊?有人认为学生学业压力很大,体育纳入高考会更加辛苦,也有认为现在的学生体质太差,多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今年高考会考体育吗?今天,小编和大家谈谈体育纳入高考的那些事!
体育纳入高考有什么利弊?
体育纳入高考这个事件自然有利有弊,我们先从它的利处开始分析:
1.强身健体。高中生课程安排紧密,学生经常低头做题,往往在座位上一坐就是一整天,对腰椎、颈椎等关节产生严重的损伤,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肌肉力量,保护支撑这些关节骨骼,还能增强骨骼密度,有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
学习会使大脑消耗糖原,会感觉饿的很快促使经常进食,但很多学生又因为学习没有多余时间进行运动,所以出现肥胖的情况,体育纳入高考便会减少肥胖的概率,降低肥胖带来的危害。
2.促进心理健康。高中阶段的学习常常压得学生喘不过气,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能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让人感到愉悦,缓解压力。学生为达到高考要求的标准还会不断挑战自己,能增强自信心。
3.培养毅力。体育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保持水准,稍有松懈可能就会影响高考发挥。坚持体育锻炼能培养毅力和自律性,还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这份毅力和专注力不论是在体育锻炼上,还是日常的学习、生活上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说完了利处,我们再来说说其弊端:
1.增加压力。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来说,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就较为吃力了,体育纳入高考意味着不仅要花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挤出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难免担心会耽误学习进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过于劳累。高中生每天学习都是起早贪黑的,睡眠严重不足,再花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更没有精力去学习,锻炼结束后只想休息。部分体能不好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锻炼更是费劲,需要花费更多时间锻炼才能追赶上别人的进度。
3.增加经济负担。中考考体育就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报考体育辅导班,在周六日进行专业的教师训练。高考是决定学生未来走向的考试,如果高考考体育,这种情况肯定更甚,大多数家庭纷纷报考体育辅导班只为孩子高考能多考一分,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2025年高考考体育吗?
不考。目前只有北京、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海南、贵州等7个省份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测试,尚未有省份将体育纳入高考。根据高考政策可得全国地区的高考科目仍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生物、政治、化学、地理。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录取位次是院校在各省份招生的最低位次,例如该生是某院校录取分数最低的人,那么该生在本省的位次就是该校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密密麻麻的专业代码让家长和考生看得眼花缭乱!有的专业代码后面带个“K”,有的带“T”
东北高考指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三个省份的高考。很多人看着东北的录取分数线直呼“东北高考太容易
内蒙古高考加分改革分三步走:2021年至2023年,现有考生加10分投档政策不变;2024年至2025年,由原来加10分
志愿填报的时候相信很多的同学对于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是有所耳闻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
2025年的高考即将来临,每位学生和家长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关乎未来的大考。高考分数线是大家每年热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