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考生都希望自己可以抓住所有机会报考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即便是征集志愿也想填报,而大家实际上对此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那么征集志愿是所有人都能填吗?录取几率大吗?征集志愿有啥弊端?如果说你也对此不清楚的话可以一起来看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参考价值。
征集志愿是所有人都能填吗?
首先征集志愿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填报的。这是未招满的高校和专业针对未被录取的考生而设置的第二次志愿填报,它是有一定的范围和条件限制的,必须是在本批次分数线上但尚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征集志愿,而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因为他们的档案已经被投入录取的院校了。
除了基本的要求之外,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成绩也需要达到标准,大部分省市规定考生的分数必须达到或超过征集志愿院校所在的批次线分数。具体来说,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为避免产生分数夹层,确保录取公平,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
最后,征集志愿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填报,而一般时间会非常短,所以我们在填报志愿前要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消息,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不仅如此,大家也需要关注填报时间和流程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顺利完成填报和录取。
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相对来说,征集志愿的录取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服从调剂的前提下,考生想要被录取的希望还是蛮大的,但是征集志愿的名额一般只占正常录取的15%左右,这意味着可供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数量相对较少。而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数量并不少,尤其是那些分数较高、竞争力较强的考生,所以竞争仍然非常激烈。
对于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来说,我们在选择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分数和竞争力情况,并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同时,也需要关注各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填报策略。此外,考生还可以咨询专业的志愿填报机构或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建议和指导。
征集志愿有啥弊端?
1、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有限制
众所周知征集志愿是少数未招满额的院校和专业进行的第二次补录,所以考生可以选择的机会有限,使考生难以找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而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地理位置偏远、不知名、实力一般或认可度较低等。
2、信息更新不及时
有很多想要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还未来得及报名就已经结束,主要是每个批次结束后的征集志愿填报时间非常短,而且大家也不清楚从何可以查询到相关的信息,所以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部分考生能够选择到更优质的岗位或机会,而另一部分考生则可能因信息不足而做出不完全或错误的选择。
注明:以上信息均为参考,具体以官方数据和2024年实际情况为准!
高考填报志愿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之分,有些院校既在本科一批招生,又在本科二批招生,那同一所大
每到高考季,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想必是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是高考环节中的关键一步,志愿填报分为
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家长和考生担心如果第一志愿发生了退档,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被退档了是不是就不能
志愿录取工作中,大多考生和家长比较了解的是滑档、退档和投档,并不知道断档的含义,什么是高考断档现象?
高考志愿批次有提前批、普通批之分,提前批招录的院校和专业与普通批不同,例如公费师范生就是在提前批录取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考分数线会划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而达到本科线就意味着能够报考本科大学,那么那些